剛剛再瀏覽了一下昨天在桃源仙谷拍的照片, 發現閃燈真的還蠻有趣的, 以前對閃燈的觀念完全是錯誤的, 以前只想到晚上拍照打閃燈拍起來很死白, 所以都盡可能調高ISO, 光圈, 但拍起來不是燥點多不然就是對焦點不對該清楚的不清楚, 其實該檢討自己拍的太爛啦!閃燈還真蠻好用的

P1040559

這張照片其實也沒啥問題, 該清楚的清楚, 該亮的亮, 只是總覺得平平的….後來對照到這張

P1040625

看來感覺稍稍好一點, 稍微有點立體感, 鏡頭是同一支(Pentax Super Takumar 135mm), 差別是這張有閃燈從側邊打

真該來好好學學閃燈的用法了, 現在都還是在亂用的階段… Orz

最近被公事, 加班, 逼到快瘋掉, 實在很久沒好好喘口氣了, 說實在的, 像我們這種工作實在不能憋太久沒喘氣, 不然會被壓垮掉!

難得的春天~~~怎能不去看花呢? 而且要全家一起去!!!

老爸本來想去十八尖山, 因為報紙有報, 不過我實在不怎麼喜歡那邊, 但我喜歡桃源仙谷, 雖然去過好幾次, 但台灣還是那邊的鬱金香美~~~

美中不足的地方是, 這次的櫻花開的不怎樣, 稀稀落落, 有些都已經把綠葉長回去了(表示花謝光了), 不過, 鬱金香可是正在嬌豔的時候呀!!!

P1040627P1040620P1040599P1040586P1040563P1040676

還有在底下販賣店那邊這隻貓也好可愛.. :D

P1040493

買這台的起因是老婆是想要買一台好一點的相機取代她現用的那台Panasonic F-100

本來中意的是Panasonic GF-2, 我本來用GF-1就用的還蠻滿意的, 所以對GF-2也就還蠻放心的, 但昨天去台北逛了一圈, GF-2還真是有夠的熱銷, 隨便跑任一家店都可以看到正在交GF-2的貨, 一問之下, 大多公司貨都要先預定, 水貨也不是太好買又沒保固, 好不容易問到一家"可能"有現貨, 考慮了一個多小時後又回去問, 一查, 當天進的貨馬上被訂走, 老闆幫我調半天還是不確定下週會不會有貨, 回到新竹, 到新竹Nova問, 有家店家就說, 預定的連第一批都還沒完全拿到, 現在訂已經是第三批了, 運氣不好的話可能要到三月才有貨拿 orz

後來在一家叫做北極光的(店員服務真不錯)看到GF-2紅色水貨跟Olympus E-PL2的紅色機(公司貨), 但因為GF-2水貨沒保固也沒比公司貨便宜多少(公司貨保三年), 加上E-PL2外型也還不醜啦(是沒GF-2有型, 但紅色的看起來也不錯, 白色的看起來就太糟糕了), 而且又是M4/3, 鏡頭可以跟我的GF-1共用, 價格又差不多, 所以最後就決定買這台, 過年出去玩還可以拿來用, 不用苦等GF-2

P1020831P1020833

這一箱….包裝的還蠻樸實的, 我買的是E-PL2+14-42mm單鏡的組合

紅色的機身看起來還不錯看

正面:

P1020846

背面

P1020847

不像GF-2是採觸控的方式操作, 而是採傳統轉盤跟按鈕的方式, 或許習慣了, 我覺得這也還OK, 而且我也不覺得觸控會比較好用, 觸控的話有時需要單手操作的場合反而就不方便了

機身, 比GF-2略重, 但跟GF-1差不多(GF-2果然有進步), 體積也略大, 但這樣我反而覺得雙手持起來比較順手, 把手的設計也比較好拿, 不易滑手, 優於GF-1, GF-2

Olympus M Zuiko Digtal 14-42 F3.5-5.6 ED

P1020848

這顆鏡頭, 相當相當的輕, 剛拿在手上時還有點不太敢相信, 這樣也讓它被裝到機身後整體重量並不會比GF-2+餅乾鏡重太多

整體上來看, 做工感覺有點廉價, 不過是kit, 應該也是成本導向吧, 口徑只有37mm, 居然比Panasonic kit跟餅乾鏡用的都還要來的小, 應該只有DV是用這size吧?!

至於表現上, 還沒真的實拍, 還不知道真的品質如何

以下是簡單的交叉比對

E-PL2 + 14-42mm (@14mm F3.5) JPEGP1220001

E-PL2 + Panasonic 20mm F1.7 (@F1.8) JPEG P1220004

GF-1 + 14-42 (@14mm) RAW P1020854

比較起來, Olympus色調偏暖, Panasonic則明顯偏冷, 差異還蠻明顯的, 但E-PL2明顯優於GF-1則是在高ISO的表現, GF-1我從不敢開超過ISO 800拍, 800之後就真的很慘了, 但上面這三張照片, 前兩張Olympus的是開1600, GF-1是800, Olympus在1600的表現似乎還比GF-1在800的表現還要乾淨, 據說GF-2的可用ISO也可以到1600, 不過不知道比較起來表現有沒這麼好

下次等真的有實拍的時候再來仔細比較好了

以前總想說, 用閃燈場合不太多, 而且想說打了燈, 打不好就變死白了, 就一直沒買閃燈, 想說光靠大光圈加高ISO可以撐一下就好, 不過直到今年尾牙, 拍回來的照片怎看都非常的不滿意:

實在是…有夠糟糕….後來動到內閃…唉… 拍的還是很爛

所以就想要買隻閃燈

Survey了好久, 本來考慮了Panasonic PE-36S, DMW-FL360, Olympus FL-36R, FL-50R, 以及本文主角 Nissin Di466

跟Ruey借了FL-36R和FL-50R, 本來很滿意FL-36R, 大小不會太過大(雖然略重), 支援TTL, 離閃, 而且可以上下左右擺頭, 的確蠻理想的, 但後來去查了價錢, 台灣賣的價錢根本就跟搶劫沒兩樣, 購物網站賣快12000, 但我到米國的阿馬龍查, 呃…折合台幣不到七千, 根本就只有半價, 而且東查西查, 好像還真不好買, 就打消這念頭, 至於他的兄弟FL360(明明就同一支), 價格合理點(好像也得八九千), 但也好像不好買

所以, 最後…跑了一趟台北….在新竹買了Nissin Di466… (呃, 那我幹嗎跑台北去問)

這隻因為跟老婆的E-PL2一起買的, 小殺了點價, 以3300買到, 但在台北問到的價格…居然想賣我4300…多貴一千!!!

支援TTL, 但如圖所見, 只能上下擺頭, 正常拿打跳燈應該還足夠:

P1020854

有支援TTL應該比較方便, 不用手動調來調去, 不過對我來說大概很多時候還是得手動吧, 我大部分的鏡頭都是手動鏡呀, 不能左右擺頭是個缺點, 不過便宜啦, 可以接受

家裡沒充電電池, 拿金頂先來頂著吧…之後再來買…測試了幾張:

90度跳燈 (周圍是木頭, 所以打起來就偏暖一點囉):

P1020813

直打

P1020817

這麼近直打還蠻容易過曝的, 不過加個擴散片好一點, 不過還是得減一點點光比較正常一點

大體上還算滿意, 而且便宜, CP值算不差啦….

買GF-1之前本來是用Sony Alpha-100, 本來是Minolta 50mm F1.7, Sigma 17-70mm, Sony 105mm三鏡, 為了買GF-1, 賣掉105mm的, 而50mm F1.7懶的賣, 而且Sigma 17-70mm在之前變焦環壞了, 這兩顆就留了下來了

後來買了M42的老鏡加轉接環後發現手動拍攝也蠻好玩的, 所以就去買了Alpha to M4/3轉接環(有光圈播桿, 可調手動光圈), 接了50mm F1.7後, 覺得還蠻不錯的, 就想說壞掉的西格馬也拿去送修拿來用好了

送到恆伸修的經驗還蠻好的, 不得不說服務不錯, 星期一我用黑貓寄到台中的維修部, 星期二他們一收到就打來問我壞掉原因, 下午就跟我報價問我要不要修, 然後請我匯維修費, 費用匯完隔天馬上就說修好要寄回給我了, 今天(12/23)回到家, 包裹已經在等著我了

當然不用說, 馬上合體, 雖然不能自動對焦, 所有都得手動來, 但這還是一顆不折不扣到Marco, 對焦距離短, 以後有多一顆鏡頭可以應用了

這顆算是我第一顆單眼鏡頭, 當初買A-100沒買Kit, 買這隻當Kit, 雖然不是我最喜歡那顆(最喜歡的賣掉了), 不過也算蠻常用的(被我轉到對焦環壞了)